首页 > 百科 > 正文

牛蒡的品种有哪些?

蒡大人 2025-03-30 09:35:41 百科
投诉

请提供版权证明发送至邮箱:512167521@qq.com;

我们会在收到邮件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成并邮件回复处理结果。

作为药食同源的菊科明星物种,牛蒡在人类驯化史中演化出丰富的品种体系。从日本关东的细长野川型到中国徐州的黄金长根,每个品种都是农耕文明与自然选择的结晶。本文系统梳理全球主栽品种及其特性,揭示品种差异背后的生态密码。

目录

    牛蒡的品种有哪些?

    配图:牛蒡的品种有哪些?

    一、品种分类体系与演化

    牛蒡品种可按三大维度分类:

    用途类型:根用型(占比95%)、叶用型(日本特有)

    形态特征:长根种(60-120cm)、短根种(30-50cm)、红茎种、白茎种

    生育周期:早熟种(90天)、中熟种(120天)、晚熟种(150天)

    现代栽培体系以日本品种为母本,通过引种驯化形成地域特色。野生种Arctium lappa L.经千年选育,分化出200余个栽培变种。

    二、日本主栽品种群

    1. 泷野川:原产东京,根长1米,表皮深褐,适种冲积土,单根重800g,亩产2500kg。晚熟特性使其菊糖含量达38%,但秋播易抽薹。

    2. 柳川理想:淮北地区主栽种,圆柱形根长80cm,耐寒性强,在-5℃环境下存活率92%,加工成品率比常规种高15%。

    3. 渡边早生:早熟代表,春播75天可收,根长80cm,香气物质含量比泷野川高27%,但储藏期仅30天。

    4. 札幌大长白:北海道特有种,根长1.2米,直径4cm,表皮乳白色,适合作刺身料理,维生素C含量达32mg/100g。

    三、中国本土改良品种

    1. 新林1号:徐州审定品种,表皮金黄,抗枯萎病能力提升40%,亩产突破3000kg,出口合格率98%。

    2. 徐州长根:沙壤土专用种,根长150cm创国产纪录,粗纤维含量仅1.2%,适合作脱水蔬菜原料。

    3. 鲁蒡1号:山东农业大学育成,耐盐碱(pH8.5),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亩产1800kg,填补滨海种植空白。

    四、韩国特色品种

    1. 忠清牛蒡:短根型代表,根长40cm,侧根发达,适种石质山地,皂苷含量达4.7mg/g,专供泡菜加工。

    2. 全罗道紫茎:茎秆紫红色,花青素含量2.3mg/g,开发出天然食用色素,每吨提取物价值12万美元。

    五、欧洲及美洲栽培种

    1. 德国巨人:根粗达8cm,干物质含量22%,专用于菊糖提取,年产工业菊糖5万吨。

    2. 加州金:抗根结线虫品种,引入中国后使山东产区农药使用量减少63%,但风味物质损失29%。

    六、叶用牛蒡品种

    日本特有类型,以嫩叶和叶柄为食:

    越前白茎:叶柄长60cm,粗纤维含量0.8%,适合作沙拉生食。

    荻系品种:叶片宽大,类菠菜口感,β-胡萝卜素含量9.6mg/100g,超普通品种3倍。

    七、现代育种新趋势

    1. 功能型品种:如高绿原酸品种(含量5.2%),用于降压药物原料;低聚果糖品种(FOS≥70%)适合作益生元。

    2. 抗逆品种:耐涝型"水乡1号"在淹水7天存活率85%;抗高温型"热力"在35℃下产量保持稳定。

    3. 特色外观种:紫色肉质根的"紫玉",花青素含量达3.8mg/g;迷你盆栽种"玲珑",根长15cm适合作阳台园艺。

    从江户时代的泷野川到现代基因编辑品种,牛蒡的品种进化史折射着人类对植物潜力的持续探索。

    每个品种都是特定生态与人文需求的产物,它们共同构建起牛蒡产业的多样性基石。未来随着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普及,预计2030年全球牛蒡品种数量将突破500个,为健康食品开发提供更丰富的种质资源。

    注: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请谨慎参考,如有不适,请线下就医。


   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

    扫描或通过加QQ号123456789联系我们。

    微信扫一扫,添加好友

    周一至周五 10:30-20:30